AICoin动态

终于全国容积率都在下降了

新闻 2025-07-12 16:49

  

终于全国容积率都在下降了

  而且去化表现也很不错,在各地被改善客群抢购,多次出现了千人报名摇号、10分钟售罄、日光盘等热销场景

  与此同时,这两年全国的土拍市场上,低密宅地也广泛受到开发商的热捧,屡屡掀起多轮加价竞拍的小高潮

  10年前城市平均容积率都在3.0以上高居不下,而且5.0以上的旧改项目比比皆是,有的甚至还超过了7.0

  从高速下来一路都是密密麻麻、近百米的高层,标志性的天际线高耸入云,仿佛来到了香港一样

  一个容积率不到3、30层左右的高层住宅,销售都可以宣称项目是相对低密的改善小区

  一片繁荣的背后也埋下了隐患,暴露出许多居住和安全问题,一旦再碰到烂尾楼更是会成为“城市灾难”

  陆续出台相关政策,包括调整计容规则、对建筑进行限高等,充分优化土地规划设计条件

 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全国22个重点监测城市这几年所出让的土地,容积率在1.5以下的比例有了大幅调整

  特别是郑州和长沙都有显著改善,2024年土拍成交的平均容积率已经分别降到了2.7和2.4

  去年年底郑州发布了最新版《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》,进一步要求中心城区新编住宅项目容积率不超过2.5,并将住宅层高下限升至3米

  新规效果立竿见影,今年主城八区计划推出71宗地块、总面积近4000亩,容积率低于2.5的地块面积有1965.93亩,占比差不多过半

  而长沙公布的2025年拟出让住宅用地第一次清单,33宗地块中也有17宗的容积率都低于2.5

  而且很多之前出让的高容积率地块,拿地的开发商和相关部门协商后,也能在合理范围内调整规划、实现降容

  业内普遍认为容积率低于1.2的可以叫做低密地块,用来建造6层洋房、别墅还有叠拼等改善产品

  这些都是近20年来供应相当稀少的产品,具有高层或超高层难以比拟的居住体验

  在供应数量提升的情况下,全国110平以上的三个改善面积段,成交占比逐年都在稳步增加

  结合当下第四代住宅的最新标准,现在的洋房还做了很多户型和配套的创新改进,在不知不觉中已经“卷”到了新高度:

  产品出现了“全景舱”设计,客厅三面都环绕着超大面积的玻璃窗,叠加无柱少梁化的框架结构,给观景体验带来了质的飞跃;

  室内采用对标欧洲的科技系统,以实现“舒温、舒湿、舒氧、舒净、舒静”的极致居住体验;

  更重要的是自2023年“限墅令”松动以来,一二线城市时隔多年再次出现了别墅地块

  从上海、北京到广州,再到杭州、成都等地的土地推介大会和出让市场,都纷纷宣告了别墅产品的回归

  给终极改善的客群在老城区的塔尖地段,带来“独门独院、有天有地”的独特生活享受

  这两年各地高端改善型楼盘的数量猛增,再加上不限价政策,新房的平均备案价格也在水涨船高

 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3月70城房价数据,新房环比上涨的城市达到了24个,比2月又增加了6个

  四代宅直接一跃成为了各大城市的销冠,从一线到三线乃至义乌这样的县城,都走出了逆势热销的独立行情

  全国楼市自2021年下半年进入深度调整期,开发商的拿地积极性出现明显下降,更偏好拿一些核心地段、低容积率的好地块

  在好地块供应增加和出让门槛适度放松的双重推动下,地产行业从早期的“规模扩张”转向了当下的“质量升级”

  每逢低密地块,报名的房企数目都不在少数,有的更是创下近三年来溢价率新高、刷新楼板价纪录

  容积率每低0.1,意味着绿地率增加约1%、楼间距增加约2米、日照时间增加约15分钟……

  洋房产品还有专属巷院,做到园中有巷、巷中有院的独特布局,既具备府院仪式感又融入了自然的松弛氛围

  一系列因为密度高引发的问题,比如停车难、高峰期堵车和等电梯等,都能得到极大缓解

  此时此刻全国都选择去下调容积率,把低总价、低密度、确定性高的地块作为供应主流

  目的只有一个——提高产品的品质,实现差异化竞争,以应对楼市同质化去库存的巨大压力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上一篇:海门产业·人才·资本对接会在武汉举行

下一篇:冯德莱恩启程访华前还在提无理要求东大把峰会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