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Coin动态

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:试验田、防火

帮助中心 2025-08-26 01:06

  

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:试验田、防火墙

  该报告从历史、人文和技术视角出发,深入剖析数字资产与稳定币领域的核心趋势、机制特点及生态布局,核心内容如下:

  在数字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上,二者本质差异在于“中心化”与“去中心化”的初衷。真实世界以领土、政权等中心化要素为基础,却在发展中呈现去中心化特征;虚拟/数字世界依托区块链等技术追求去中心化,也接纳中心化项目加速发展。法定货币与加密代币(比特币除外)均为对应“国度”的激励载体,价值取决于背后生态活跃度、完整性与共识基础。未来实虚合作、网链融合成趋势,RWA(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中,法币与土地的“实虚合作”分别形成法币稳定币与土地链服务商,AI与机器人则能完善去中心化世界的共识机制与现实执行闭环,且虚拟世界“用脚投票”成本低,利于共识机制灵活修正。

  稳定币作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价值桥梁,意义重大。它通过与法定货币等资产挂钩实现币值稳定,在数字货币领域占据关键地位,2024年交易额达37万亿美元,远超比特币,前十大加密货币中两大稳定币日交易量占比48%。稳定币与传统加密货币、央行数字货币(CBDC)在价格稳定性、发行者、信用背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,共同构成数字货币多元格局。按资产抵押分类,稳定币有不同类型,市场呈寡头垄断,美元稳定币占比超95%,且存在“不可能三角”,不同类型稳定币(如USDT、DAI)有各自的价格稳定机制与商业模式。

  从宏观视角看,稳定币对货币供应、美债市场、美元霸权地位均有影响,中美在数字货币路径选择上不同,中国侧重央行数字货币(数字人民币),美国侧重美元代币化。香港积极发展稳定币,旨在建设全球数字资产枢纽、激活人民币生态,其稳定币与CBDC可双轨共存,且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展上有潜力,需解决监管、储备资产等问题。

  全球稳定币监管环境各异,香港《稳定币条例》、美国《Genius法案》、欧盟《MiCA》在发牌制度、监管范围等方面各有特点,香港监管展现出全维度覆盖、高标准准入等创新特征。稳定币应用场景广泛,包括零售支付、跨境转账等支付场景,以及在虚拟资产交易、RWA、DeFi(去中心化金融)中的应用,能提升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
  香港构建了稳定币经济生态圈,涵盖稳定币发行人、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等多个参与方,各服务商有不同职能、收入来源与所需牌照,目前已有多家沙盒参与者计划发行稳定币及11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。稳定币对传统金融机构业务有影响,银行与券商可借此拓展新业务,同时其场景拓展也需相应基础设施支持。

上一篇:加密货币概念股盘前走低RIOT PLATFORMS跌36%HUT 8跌

下一篇:香港上市公司如何玩转币股联动?

猜你喜欢